日前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《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提升專項行動方案(2023—2027年)》(下稱《行動方案》),制定該產業未來5年發展“路線圖”。
12月1日,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對《行動方案》進行了解讀,該負責人表示,計劃5年內我市將建成跨域融合、上下協同、互利共贏、全國領先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,全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營業收入達到7000億元,累計新增新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800家。
為實現上述目標,《行動方案》提出了10項重點建設任務,包括“加強整零協同、加快傳統零部件企業轉型升級、促進行業融合、強化招商引資、培育行業優質企業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、夯實人才支撐基礎、發展生產性服務業、優化空間布局、加強開放合作”。
比如,在整零協同方面,計劃到2027年,全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提高30個百分點;在加快傳統零部件企業轉型升級方面,全市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計劃完成智能網聯和新能源化轉型升級500家,計劃新建10家智能工廠和100個數字化車間;在培育行業優質企業方面,爭取1家重慶企業進入全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十強、3家進入全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,全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專精特新企業計劃達到300家。
另外,在優化空間布局和開放合作方面,我市計劃5年內推動渝西地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達到1000家,產值達到4000億元,同時川渝兩地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綜合本地配套率達到70%,全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出口規模達到200億元,累計引進外資項目50個。
此外,《行動方案》還提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的發展重點,涉及動力電池系統、智能底盤系統等多個領域。比如,在動力電池系統方面,我市將重點發展電池管理系統、電芯等,發展高安全、全氣候動力電池和高倍率快充電池,布局鈉離子電池、燃料電池等先進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,加快發展干法電極、高速疊片等先進工藝。
為保障《行動方案》實施,我市還將加強政策支持,包括統籌各類財政專項資金,制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支持政策,對重點引進、產業鏈整合等類別企業給予獎勵。同時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亦將持續加大對該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。